武城縣第五實驗小學課間活動
德州新聞網(wǎng)訊(記者李藝 通訊員崔欣月)“我通關啦!”“蘿卜蹲,蘿卜蹲,蘿卜蹲完香蕉蹲……”2月28日,武城縣第五實驗小學的趣味性游戲區(qū)域熱鬧非凡,學生們在左右跳、手腳并用跳、湊十跳和蘿卜蹲等各類創(chuàng)意運動中玩得不亦樂乎。
武城縣開展體育活動“五落實”,執(zhí)行“鈴響即下課”,增加學生的體育鍛煉和游戲活動時長,為學生提供健康、快樂的成長環(huán)境。時間上落實:推廣15分鐘課間,確保學生每天大、小課間、體育課及課外活動,綜合活動時長不少于2個小時,其中中等及以上強度體育鍛煉不少于1個小時,促進學生肌肉力量、骨骼健康和心肺功能的發(fā)展。內容上落實:各學校結合實際情況,設置跑操、體測項目、特色項目訓練,踢毽子、跳房子、丟沙包等游戲活動及室內踏步韻律操等活動。場地落實:因地制宜,利用空間打造微型活動場地,如跳格子、折線跑、曲線跑等體能活動場地,左右跳、手腳并用跳等趣味活動場地。同時,按低、中、高年級合理分配區(qū)域,避免擁擠,方便管理。器材落實:體育器材移出器材室,放置在學生方便拿取的地方。彈力帶、跳繩、沙包等小型器材,采用自帶和學校提供相結合的辦法,做到人人都能“動”起來。活動人員落實:學校把操場、微型活動場地等分塊安排給各年級,室內外活動輪流開展,保證全體師生每天都有鍛煉時間和鍛煉場地。
“鈴響即下課,教師不拖堂;全員動起來,教室不留人”是武城縣魯權屯鎮(zhèn)實驗小學響亮的號令,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充分享受課間15分鐘,盡情玩轉大課間。跳繩、踢毽子、打沙包、跳竹竿、舞龍等課間活動豐富多樣,學校還配備足量的足球、籃球、排球等球類器材,滿足不同學生的運動需求。教師們也走出辦公室,在監(jiān)管學生安全的同時,積極參與體育鍛煉。
武城縣第五實驗小學采用互動式、探究式教學方法,確保在規(guī)定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,為課間活動留出充足的時間。充分利用地面空間,打造地面游戲,以方格、圓圈等繪制游戲區(qū)域,讓趣味游戲豐富學生課余生活。
武城縣狀元小學精心設計微型活動場地,跳房子、走迷宮、單腳跳等,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樂趣。為保障課間活動的安全與秩序,該校還組建了安全員隊伍,在守護學生歡樂時光的同時,動員全體師生走出教室,讓課間真正“動”起來。